HOT DISK檢測技術已成為近年來最熱門的熱傳導檢測技術,其標準檢測方法ISO 22007-2.2也順利解決許多特殊材料在檢測上遇到的問題;而在電子展業蓬勃發展的帶動下,材料熱傳導係數的測量技術越顯得重要,有鑑於此,「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產業與環境危害檢測實驗室」特別針對溫度及熱領域之試驗進行認證,且順利取得TAF溫度及熱領域之試驗認證,其項目包含:建築材料燃燒熱釋放率試驗法-「圓錐量熱法 (CNS 14705含ASTM E1354、ISO 5660-1」、自動閃火點試驗法 (ASTM D56)、建材不燃性試驗測 (ISO 1182)及高溫熱傳導分析法 (ISO 22007-2)。若有需要第三方認證報告的先進,也可與實驗室聯絡。
近年來由於NB及手機的充電電池意外頻傳,一般3C產品都是使用鋰鈷材料當作正極的鋰鈷電池,雖然鋰鈷電池具有高電容量以及高能量密度的優點,可惜安全性還是有待加強,導致大家對於鋰鈷電池的信任度降低。除了鋰鈷電池還有許多的鋰錳、鋰鎳、鋰鈷錳、鋰鈷鎳..等等鋰電池,雖然在電容量以及高溫特性表現都不錯,但是安全性還是不足。
磷酸鋰鐵電池正極材料是由美國德州大學John Goodenough教授於1997年申請專利,之後將專利獨家授權加拿大魁北克水力公司(H&Q)、H&Q又與德國磷肥大廠SUD-CHEMIE合資成立Phostech從事磷酸鋰鐵粉末的生產。 |